加拿大人坦白不愿给小费的原因,有些回答令人意想不到

Nathan 发表于 25年07月24日    145 次浏览

加拿大人坦白不愿给小费的原因,有些回答令人意想不到

Ad

如今,几乎每笔交易结束时,屏幕上总会弹出一个提示,询问你是否愿意多付15%、20%,甚至更多的小费。

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钱包变得更加紧张,加拿大的赠费文化也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无论你购买的是什么、服务是谁,屏幕上总会出现一个提示,让你是否愿意额外支付15%、20%或更多的小费。

几个月前,我们曾向加拿大人询问他们在什么“奇怪的场所”被要求付小费。有些令人惊讶的回答包括服装店、自助结账机,甚至是殡仪馆(来源:mtlblog.com)。

此次,我们反转了话题方向,通过<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MTLBlog/posts/pfbid06oXnG6sxxHwtQkr9d6R8ZzqAX5EHQNMwcWsjjYSP3Nq13yPD5aimdoPU7sc8k11Pl" target="_blank" rel="noreferrer">在社交媒体上问读者:“你会拒绝给谁小费,即使他们期望你付?”

以下是一些在评论区中最受关注的回答。

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彩的观点 👀

外卖柜台

许多受访者表示,如果没有额外的服务,仅仅是递交食物,他们不会留下小费。有一位网友直言,只要是在点餐区点餐、携带食物到座位,以及扔掉垃圾的这些环节,他都不打算付费小费。

自助餐

部分评论者提到自助餐场所,通常是自己取餐和自己收拾餐桌的环境。有人认为,既然体验更像自助餐厅而非正式餐厅,自然不打算额外支付小费。

餐厅老板

一些观点认为,小费应该由服务人员获得,而非由餐厅定价的制定者收取,新认知引发共鸣。

自助咖啡店

有些咖啡馆采用自助点餐和自取饮料的方式,对于某些网友来说,这就划定了是否给小费的界限。一位评论者描述了自己在点完餐、提取饮料并自行打扫座位的过程,从未与任何服务人员交流。

得来速服务

星巴克、St-Hubert烤肉店甚至德爱雪(Dairy Queen)等连锁店,越来越多的得来速窗口会提示是否支付小费。这种做法还算新颖,未必受到所有顾客的欢迎。

送餐员

其中一条最具争议的评论认为,送餐员不应获得小费。评论中有人质疑,无论是递送餐食还是快递包裹,是否都不需特别支付小费仍存疑问。

收银员

部分读者提到收银员是无需支付小费的岗位,虽然一些超市设有小费箱或接收递包员的打包费,但多数人认为,纯粹收银并没有这方面的习惯。

邮递员

关于邮递员的话题也出现多次,但多为简短提及。有趣的是,据报道(来源:加拿大邮政员工可以接受价值不超过100加元的礼物),邮递员可以接受一定金额的礼物。

偏好现金付款的商家

有一位网友表示,对于那些收取信用卡服务费的商家,小费也会相应减少,理由是“他们希望我用现金支付,好从中牟利”。

强制要求付小费的场所

许多受访者坦言,自动提示或隐含的服务费让人反感。看不到选择余地的场所,他们便会果断拒绝支付。

无礼的人

其中一个较为常见的回答是,态度差的人比职位更让人在意。对于不少人来说,服务人员的素质比他们的工作岗位更重要。

尽管有些受访者的回答偏于刻薄,但也显示出多伦多市民在赠费方面仍然算得上是加拿大较为慷慨的群体之一。据一项由Lightspeed Commerce进行的(来源:mtlblog.com)调查,超过7,000名餐厅消费者中,有35%的多伦多市民会给予15%到20%的小费,而加拿大总体为29%。

不过,赠费文化仍是一个敏感且引发争议的话题。在同一次调查中,33%的多伦多受访者表示他们宁愿支付更高的菜单价格,以免再付额外的小费。针对这一点,魁北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规范相关规定。去年秋季通过的< a href="https://www.mtlblog.com/tipping-quebec-new-rules-may-7" rel="noreferrer">第72号法案,要求餐厅和类似场所根据税前总额推荐小费金额。明确的规则让人们逐渐意识到,随意付小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文章评论 (0+)